小龍蝦因肉味鮮美廣受人們歡迎,且因其雜食性、生長速度快、適應能力強的特點,人工養殖規模十分龐大。那小龍蝦蝦苗培育技術有哪些?在養殖時的水體有何要求呢?

一、小龍蝦蝦苗培育技術
1、培育池面積20-40平方米,水深0.6-0.8米的水泥池為主,也可選擇靠近水源水質較好的池塘,建好排水和防逃設施。放苗前對池子嚴格消毒,施基肥培育浮游生物提供開口餌料,移植水草面積占水面的30%。每畝投放0.8厘米稚蝦10-15萬尾,早期以天然餌料為主,適當投喂豆漿和魚糜,隨著個體的增大以人工飼料為主。
2、放養蝦苗一般在每年3-5月份進行。放養2厘米長的幼蝦2-2.5萬尾或30-60公斤左右/畝,3-5厘米長的幼蝦1-1.5萬尾或80-120公斤左右/畝。蝦苗、蝦種的放養宜在晴天的早晨和傍晚進行,同一養殖水體放養的蝦苗、蝦種規格要求整齊一致。同時可搭配一定數量的花、白鰱魚種以調節水質,增加養魚收入。
3、一般放蝦苗要在3天內,投以絞碎的小魚和碎肉,3天后1個月內投放小雜魚、下腳碎肉或配合飼料,待蝦苗長至6-7厘米時,可全部投喂軋碎的螺螄、河蚌及適量的植物性飼料(如麩皮、麥子、餅粕、玉米等)或配合飼料。日投喂量以吃飽、吃完、不留殘餌為準,一般中、小龍蝦按體重的15-20%投喂,成蝦按體重的5-10%投喂,具體可根據蝦的吃食情況進行調整。每天喂2次,早晨和傍晚各一次,晚上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70%-80%,餌料應投在池塘四周,并適當分散,龍蝦集中的地方適當多投些,以利其攝食。

二、小龍蝦養殖水體條件
龍蝦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,只要水源充足,水深能保持1米左右的水體都能養殖龍蝦。池塘、稻田、湖泊、河溝等多種水體都能養殖龍蝦。但龍蝦喜掘洞,對水庫、河流的堤埂有一定的破壞作用,因此水庫和河流等水體不易養殖龍蝦。
水質對龍蝦產量的影響不可忽視。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龍蝦的健康生長和發育,養殖過程中,池水的PH值保持在7.5-8.5之間。龍蝦生長快,新陳代謝旺盛,耗氧量大,故蝦池水質要保持清新,每周加水15-20厘米深,確保水質新鮮、潔爽,并有足夠的溶氧,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厘米深以上,要經常加注新水,定期潑灑生石灰溶液,調節水質,防止病害發生及脫殼不遂等。當天氣過熱時,要適當加深池水,以穩定池水水溫。嚴防水質受到工業污染、農藥污染和化學污染。
以上就是“小龍蝦蝦苗培育技術及其養殖水體條件”的相關介紹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。